文章目录
- 一、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
- 二、 等值演算
- 三、 主合取 ( 析取 ) 范式
- 四、 推理演算
-
- 1、附加律
- 2、化简律
- 3、假言推理
- 4、拒取式
- 5、析取三段论
- 6、假言三段论
- 7、等价三段论
- 8、构造性两难
参考博客 :
- 【数理逻辑】命题和联结词 ( 命题 | 命题符号化 | 真值联结词 | 否 | 合取 | 析取 | 非真值联结词 | 蕴涵 | 等价 )
- 【数理逻辑】命题逻辑 ( 命题与联结词回顾 | 命题公式 | 联结词优先级 | 真值表 可满足式 矛盾式 重言式 )
- 【数理逻辑】命题逻辑 ( 等值演算 | 幂等律 | 交换律 | 结合律 | 分配律 | 德摩根律 | 吸收率 | 零律 | 同一律 | 排中律 | 矛盾律 | 双重否定率 | 蕴涵等值式 … )
- 【数理逻辑】范式 ( 合取范式 | 析取范式 | 大项 | 小项 | 极大项 | 极小项 | 主合取范式 | 主析取范式 | 等值演算方法求主析/合取范式 | 真值表法求主析/合取范式 )
- 【数理逻辑】命题逻辑 ( 命题逻辑推理 | 推理的形式结构 | 推理定律 | 附加律 | 化简律 | 假言推理 | 拒取式 | 析取三段论 | 假言三段论 | 等价三段论 | 构造性两难 )
- 【数理逻辑】命题逻辑 ( 命题逻辑推理正确性判定 | 形式结构是永真式 - 等值演算 | 从前提推演结论 - 逻辑推理 )
一、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
命题逻辑基本概念
- 命题逻辑联结词
- 真值表
- 命题逻辑类型 : 可满足式 , 永真式 , 永假式 ;
1 . 命题公式 组成 :
① 单个 命题变元 / 命题常元 是命题公式 ;
② 如果
A
A
A 是命题公式 , 则
(
¬
A
)
(\lnot A)
(¬A) 也是命题公式 ;
③ 如果
A
,
B
A,B
A,B 是命题公式 , 则
(
A
∧
B
)
,
(
A
∨
B
)
,
(
A
→
B
)
,
(
A
↔
B
)
(A \land B) , (A \lor B), (A \to B), (A \leftrightarrow B)
(A∧B),(A∨B),(A→B),(A↔B) 也是命题公式 ;
④ 有限次 应用 ① ② ③ 形成的符号串 是命题公式 ; ( 无限次不行 )
2 . 联结词 :
原子命题 :
p
,
q
,
r
p , q , r
p,q,r 表示 原子命题 , 又称为 简单命题 ;
- 真 :
1
1
- 假 :
0
0
联结词 : 上一篇博客 【数理逻辑】谓词逻辑 ( 个体词 | 个体域 | 谓词 | 全称量词 | 存在量词 | 谓词公式 | 习题 ) 三. 联结词 章节讲解了联结词 ;
- 否定联结词 :
¬
\lnot
- 合取联结词 :
∧
\land
p
∧
q
p \land q
p
q
pq
- 析取联结词 :
∨
\lor
p
∨
q
p \lor q
p
q
pq
- 蕴涵联结词 :
→
\to
p
→
q
p \to q
p
p
q
q
- 等价联结词 :
↔
\leftrightarrow
p
↔
q
p \leftrightarrow q
p
q
pq
p
q
pq
联结词优先级 :
“
¬
\lnot
¬” 大于 “
∧
,
∨
\land , \lor
∧,∨” 大于 “
→
,
↔
\to, \leftrightarrow
→,↔”
∧
,
∨
\land , \lor
∧,∨ 优先级相同 ;
→
,
↔
\to, \leftrightarrow
→,↔ 优先级相同 ;
3 . 命题逻辑类型 :
可满足式 : 真值表中 , 至少有一个结果为真 , 可以都为真 ;
矛盾式 ( 永假式 ) : 所有的真值都为假 ;
可满足式 与 矛盾式 , 是 二选一 的 , 复合命题 要么是 可满足式 , 要么是 矛盾式 ;
重言式 ( 永真式 ) 是可满足式的一种 ;
4 . 简单命题形式化 :
参考 : 复合命题 与 命题符号化
定义命题 : 使用
p
,
q
p,q
p,q 代表真假必居其一的陈述句 ;
使用联结词 : 然后使用联结词联结这些
p
,
q
p,q
p,q 命题 ;
参考博客 :
- 【数理逻辑】命题和联结词 ( 命题 | 命题符号化 | 真值联结词 | 否 | 合取 | 析取 | 非真值联结词 | 蕴涵 | 等价 )
- 【数理逻辑】命题逻辑 ( 命题与联结词回顾 | 命题公式 | 联结词优先级 | 真值表 可满足式 矛盾式 重言式 )
二、 等值演算
等值式概念 :
A
,
B
A , B
A,B 是两个命题公式 , 如果
A
↔
B
A \leftrightarrow B
A↔B 是永真式 , 那么
A
,
B
A,B
A,B 两个命题公式是等值的 , 记做
A
⇔
B
A \Leftrightarrow B
A⇔B ;
等值演算置换规则 :
A
A
A 和
B
B
B 两个命题公式 , 可以 互相代替 , 凡是出现
A
A
A 的地方都可以替换成
B
B
B , 凡是出现
B
B
B 的地方都可以替换成
A
A
A ;
基本运算规律 :
- 1. 幂等律 :
A
⇔
A
∨
A
A \Leftrightarrow A \lor A
A
⇔
A
∧
A
A \Leftrightarrow A \land A
- 2. 交换律 :
A
∨
B
⇔
B
∨
A
A \lor B \Leftrightarrow B \lor A
A
∧
B
⇔
B
∧
A
A \land B \Leftrightarrow B \land A
- 3. 结合律 :
(
A
∨
B
)
∨
C
⇔
A
∨
(
B
∨
C
)
(A \lor B ) \lor C \Leftrightarrow A \lor (B \lor C)
(
A
∧
B
)
∧
C
⇔
A
∧
(
B
∧
C
)
(A \land B ) \land C \Leftrightarrow A \land (B \land C)
- 4. 分配律 :
A
∨
(
B
∧
C
)
⇔
(
A
∨
B
)
∧
(
A
∨
C
)
A \lor (B \land C) \Leftrightarrow ( A \lor B ) \land ( A \lor C )
A
∧
(
B
∨
C
)
⇔
(
A
∧
B
)
∨
(
A
∧
C
)
A \land (B \lor C) \Leftrightarrow ( A \land B ) \lor ( A \land C )
新运算规律 :
- 5. 德摩根律 :
¬
(
A
∨
B
)
⇔
¬
A
∧
¬
B
\lnot ( A \lor B ) \Leftrightarrow \lnot A \land \lnot B
¬
(
A
∧
B
)
⇔
¬
A
∨
¬
B
\lnot ( A \land B ) \Leftrightarrow \lnot A \lor \lnot B
- 有了 与 (
∧
\land
¬
\lnot
∨
\lor
- 有了 或 (
∨
\lor
¬
\lnot
∧
\land
- 有了 与 (
- 6. 吸收率 :
- 前者将后者吸收了 :
A
∨
(
A
∧
B
)
⇔
A
A \lor ( A \land B ) \Leftrightarrow A
- 后者将前者吸收了 :
A
∧
(
A
∨
B
)
⇔
A
A \land ( A \lor B ) \Leftrightarrow A
- 前者将后者吸收了 :
0
,
1
0 , 1
0,1 相关的运算律 :
- 7. 零律 :
A
∨
1
⇔
1
A \lor 1 \Leftrightarrow 1
A
∧
0
⇔
0
A \land 0 \Leftrightarrow 0
-
1
1
0
0
- 与 零元 进行运算结果是 零元 ;
-
- 8. 同一律 :
A
∨
0
⇔
A
A \lor 0 \Leftrightarrow A
A
∧
1
⇔
A
A \land 1 \Leftrightarrow A
-
0
0
1
1
- 与 单位元 进行运算结果是其 本身
-
- 9. 排中律 :
A
∨
¬
A
⇔
1
A \lor \lnot A \Leftrightarrow 1
- 10. 矛盾律 :
A
∧
¬
A
⇔
0
A \land \lnot A \Leftrightarrow 0
对偶原理适用于上述运算律 , 将两边的
∧
,
∨
\land , \lor
∧,∨ 互换 , 同时
0
,
1
0 ,1
0,1 互换 , 等价仍然成立 ;
等价蕴含运算规律 :
- 11. 双重否定率 :
¬
¬
A
⇔
A
\lnot \lnot A \Leftrightarrow A
- 12. 蕴涵等值式 :
A
→
B
⇔
¬
A
∨
B
A \to B \Leftrightarrow \lnot A \lor B
- 替换蕴含联结词 : 蕴含联结词
→
\to
¬
,
∨
\lnot , \lor
- 替换蕴含联结词 : 蕴含联结词
- 13. 等价等值式 :
A
↔
B
⇔
(
A
→
B
)
∨
(
B
→
A
)
A \leftrightarrow B \Leftrightarrow ( A \to B ) \lor ( B \to A )
- 双箭头 ( 等价联结词 ) 可以理解成重分必要条件
-
A
→
B
A \to B
A
A
B
B
B
B
A
A
-
B
→
A
B \to A
B
B
A
A
A
A
B
B
- 替换等价联结词 : 等价联结词
↔
\leftrightarrow
→
,
∨
\to , \lor
- 14. 等价否定等值式 :
A
↔
B
⇔
¬
A
↔
¬
B
A \leftrightarrow B \Leftrightarrow \lnot A \leftrightarrow \lnot B
- 15. 假言易位 ( 逆否命题 ) :
A
→
B
⇔
¬
B
→
¬
A
A \to B \Leftrightarrow \lnot B \to \lnot A
-
A
A
B
B
-
- 16. 归谬论 ( 反证法 ) :
(
A
→
B
)
∧
(
A
→
¬
B
)
⇔
¬
A
( A \to B ) \land ( A \to \lnot B ) \Leftrightarrow \lnot A
- 这是反证法的原理 , 由
A
A
B
B
¬
B
\lnot B
B
B
¬
B
\lnot B
A
A
¬
A
\lnot A
- 这是反证法的原理 , 由
参考博客 : 【数理逻辑】命题逻辑 ( 等值演算 | 幂等律 | 交换律 | 结合律 | 分配律 | 德摩根律 | 吸收率 | 零律 | 同一律 | 排中律 | 矛盾律 | 双重否定率 | 蕴涵等值式 … )
三、 主合取 ( 析取 ) 范式
1 . 极小项
极小项 : 极小项 是 一种 简单合取式 ;
- 1.前提 ( 简单合取式 ) : 含有
n
n
- 2.命题变项出现次数 : 每个命题变项 均 以 文字 的 形式 在其中出现 , 且 仅出现 一次 ;
- 3.命题变项出现位置 : 第
i
i
1
≤
i
≤
n
1 \leq i \leq n
i
i
-
n
n
-
- 4.极小项总结 :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 简单合取式 , 称为 极小项 ;
- 5.
m
i
m_i
M
i
M_i
¬
m
i
⟺
M
i
\lnot m_i \iff M_i
¬
M
i
⟺
m
i
\lnot M_i \iff m_i
每个命题 按照指定顺序 , 且 只出现一次 的 简单合取式 , 称为极小项 ;
极小项列出的是成真赋值 , 因为合取式只有一种情况成真 , 那就是全真 ;
2 . 极大项
关于 极大项 的 说明 :
- 1.极大项个数 :
n
n
2
n
2^n
- 2.互不等值 :
2
n
2^n
- 3.极大项 :
m
i
m_i
i
i
i
i
- 4.极大项名称 : 第
i
i
M
i
M_i
- 5.
m
i
m_i
M
i
M_i
¬
m
i
⟺
M
i
\lnot m_i \iff M_i
¬
M
i
⟺
m
i
\lnot M_i \iff m_i
每个命题 按照指定顺序 , 且 只出现一次 的 简单析取式 , 称为极小项 ;
极大项列出的是成假赋值 , 因为析取式只有一种情况成假 , 那就是全假 ;
3 . 主合取 ( 析取 ) 范式
① 列出要求 主合取 ( 析取 ) 范式 的真值表 ;
p
,
q
,
r
p , q , r
p,q,r 三个命题真值从
0
,
0
,
0
0,0,0
0,0,0 到
1
,
1
,
1
1,1,1
1,1,1 , 有
2
3
=
8
2^3 = 8
23=8 列 , 每一列分别对应
m
0
∼
m
8
m_0 \sim m_8
m0∼m8 极小项 ,
M
0
∼
M
8
M_0 \sim M_8
M0∼M8 极大项 ;
② 主析取范式 ( 取极小项 ) : 真值表中的真值为
1
1
1 的列 取 极小项 ; 极小项 成真赋值 ; 根据极小项下标与成真赋值可以列出极小项的命题公式 ;
③ 主合取范式 ( 取极大项 ) : 真值表中的真值为
0
0
0 的列 取 极大项 ; 极大项 成假赋值 ; 根据极大项下标与成假赋值可以列出极大项的命题公式
4 . 总结 :
极小项 : 合取式 , 成真赋值 , 计算时取真值表 真 列 ;
极大项 : 析取式 , 成假赋值 , 计算时取真值表 假 列 ;
参考博客 : 【数理逻辑】范式 ( 合取范式 | 析取范式 | 大项 | 小项 | 极大项 | 极小项 | 主合取范式 | 主析取范式 | 等值演算方法求主析/合取范式 | 真值表法求主析/合取范式 )
四、 推理演算
推理的形式结构
前提 :
A
1
,
A
2
,
⋯
,
A
k
A_1 , A_2 , \cdots , A_k
A1,A2,⋯,Ak
结论 :
B
B
B
推理的形式结构为 :
(
A
1
∧
A
2
∧
⋯
∧
A
k
)
→
B
(A_1 \land A_2 \land \cdots \land A_k) \to B
(A1∧A2∧⋯∧Ak)→B
推理定律 :
A
,
B
A,B
A,B 是两个命题 , 如果
A
→
B
A \to B
A→B 是永真式 , 那么
A
⇒
B
A \Rightarrow B
A⇒B ;
1、附加律
附加律 :
A
⇒
(
A
∨
B
)
A \Rightarrow (A \lor B)
A⇒(A∨B)
根据 推理定律 ,
A
→
(
A
∨
B
)
A \to (A \lor B)
A→(A∨B) 蕴含式 是 永真式 ;
前提 :
A
A
A
结论 :
A
∨
B
A \lor B
A∨B
A
A
A 是对的 , 那么
A
∨
B
A \lor B
A∨B 也是对的 , 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附加了一个
B
B
B ;
2、化简律
化简律 :
(
A
∧
B
)
⇒
A
( A \land B ) \Rightarrow A
(A∧B)⇒A ,
(
A
∧
B
)
⇒
B
( A \land B ) \Rightarrow B
(A∧B)⇒B
根据 推理定律 ,
(
A
∧
B
)
→
A
( A \land B ) \to A
(A∧B)→A ,
(
A
∧
B
)
→
B
( A \land B ) \to B
(A∧B)→B 蕴含式 是 永真式 ;
前提 :
A
∧
B
A \land B
A∧B
结论 :
A
A
A 或
B
B
B
A
∧
B
A \land B
A∧B 是对的 , 那么
A
A
A 或
B
B
B 也是对的 , 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了化简 ;
3、假言推理
假言推理 :
(
A
→
B
)
∧
A
⇒
B
( A \to B ) \land A \Rightarrow B
(A→B)∧A⇒B
根据 推理定律 ,
(
A
→
B
)
∧
A
→
B
( A \to B ) \land A \to B
(A→B)∧A→B 蕴含式 是 永真式 ;
前提 :
A
→
B
A \to B
A→B ,
A
A
A
结论 :
B
B
B
这是个典型的小三段论 ;
4、拒取式
拒取式:
(
A
→
B
)
∧
¬
B
⇒
¬
A
( A \to B ) \land \lnot B \Rightarrow \lnot A
(A→B)∧¬B⇒¬A
根据 推理定律 ,
(
A
→
B
)
∧
¬
B
→
¬
A
( A \to B ) \land \lnot B \to \lnot A
(A→B)∧¬B→¬A 蕴含式 是 永真式 ;
前提 :
A
→
B
A \to B
A→B ,
¬
B
\lnot B
¬B
结论 :
¬
A
\lnot A
¬A
可以理解为是反证法 ;
5、析取三段论
析取三段论 :
(
A
∨
B
)
∧
¬
A
⇒
B
( A \lor B ) \land \lnot A \Rightarrow B
(A∨B)∧¬A⇒B ,
(
A
∨
B
)
∧
¬
B
⇒
A
( A \lor B ) \land \lnot B \Rightarrow A
(A∨B)∧¬B⇒A
根据 推理定律 ,
(
A
∨
B
)
∧
¬
A
→
B
( A \lor B ) \land \lnot A \to B
(A∨B)∧¬A→B ,
(
A
∨
B
)
∧
¬
B
→
A
( A \lor B ) \land \lnot B \to A
(A∨B)∧¬B→A 蕴含式 是 永真式 ;
前提 :
A
∨
B
A \lor B
A∨B ,
¬
A
\lnot A
¬A
结论 :
B
B
B
(
A
∨
B
)
(A \lor B)
(A∨B) 是正确的 , 其中
A
A
A 是错误的 , 那么
B
B
B 肯定是正确的 ;
(
A
∨
B
)
(A \lor B)
(A∨B) 是正确的 , 其中
B
B
B 是错误的 , 那么
A
A
A 肯定是正确的 ;
警察破案常用推理方式 , 逐一排除嫌疑人 ;
6、假言三段论
假言三段论 :
(
A
→
B
)
∧
(
B
→
C
)
⇒
(
A
→
C
)
( A \to B ) \land ( B \to C ) \Rightarrow ( A \to C )
(A→B)∧(B→C)⇒(A→C)
根据 推理定律 ,
(
A
→
B
)
∧
(
B
→
C
)
→
(
A
→
C
)
( A \to B ) \land ( B \to C ) \to ( A \to C )
(A→B)∧(B→C)→(A→C) 蕴含式 是 永真式 ;
前提 :
A
→
B
A \to B
A→B ,
B
→
C
B \to C
B→C
结论 :
A
→
C
A \to C
A→C
7、等价三段论
等价三段论:
(
A
↔
B
)
∧
(
B
↔
C
)
⇒
(
A
↔
C
)
( A \leftrightarrow B ) \land ( B \leftrightarrow C ) \Rightarrow ( A \leftrightarrow C )
(A↔B)∧(B↔C)⇒(A↔C)
根据 推理定律 ,
(
(
A
↔
B
)
∧
(
B
↔
C
)
)
→
(
A
↔
C
)
( ( A \leftrightarrow B ) \land ( B \leftrightarrow C ) ) \to ( A \leftrightarrow C )
((A↔B)∧(B↔C))→(A↔C) 蕴含式 是 永真式 ;
前提 :
A
↔
B
A \leftrightarrow B
A↔B ,
B
↔
C
B \leftrightarrow C
B↔C
结论 :
A
↔
C
A \leftrightarrow C
A↔C
8、构造性两难
等价三段论:
(
A
→
B
)
∧
(
C
→
D
)
∧
(
A
∨
C
)
⇒
(
B
∨
D
)
( A \to B ) \land ( C \to D ) \land ( A \lor C ) \Rightarrow ( B \lor D )
(A→B)∧(C→D)∧(A∨C)⇒(B∨D)
根据 推理定律 ,
(
(
A
→
B
)
∧
(
C
→
D
)
∧
(
A
∨
C
)
)
→
(
(
B
∨
D
)
)
( ( A \to B ) \land ( C \to D ) \land ( A \lor C ) ) \to ( ( B \lor D ) )
((A→B)∧(C→D)∧(A∨C))→((B∨D)) 蕴含式 是 永真式 ;
前提 :
A
→
B
A \to B
A→B ,
C
→
D
C \to D
C→D ,
A
∨
C
A \lor C
A∨C
结论 :
B
∨
D
B \lor D
B∨D
理解方式 :
A
A
A 是发展经济 ,
B
B
B 是污染
C
C
C 是不发展经济 ,
D
D
D 是贫穷
A
∨
B
A \lor B
A∨B 要么发展经济 , 要么不发展经济
结果是
B
∨
D
B \lor D
B∨D , 要么产生污染 , 要么忍受贫穷
参考博客 : 【数理逻辑】命题逻辑 ( 命题逻辑推理 | 推理的形式结构 | 推理定律 | 附加律 | 化简律 | 假言推理 | 拒取式 | 析取三段论 | 假言三段论 | 等价三段论 | 构造性两难 )